眼高手低的大学生创业,6个月就失败了
创业是天赋人权,但从不鼓励大学生一毕业就去创业,理由有很多,最重要的一条是,年高手低的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率实在是太高了。今年又是最难就业年,很多大学生可能想着,既然工作不好找,干脆自己创业做老板。没那么容易。下面要说一个眼高手低的大学生(姑且叫他小K吧)创业失败的案例——这很典型,足以让众多野心勃勃想创业的大学生作为镜鉴:
我是南方人,个子并不高。在学校时,每次广播体操都会站在第一排,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坏。读的是家乡一所二流大学。由于家里比较穷,从大学开始,我就比其他同学更渴望成功:帮商家跑跑业务,倒卖生活用品……通过自己的勤奋,积累起了第一笔资金。
这个过程中,我认识了后来的创业投资人。他是上海一家公司的老板,做着家居建材方面的生意,据说身家数亿,年龄40来岁,人们都称他为何总。
有一次,何总带队到我们学校招聘,找不到路,刚好碰到我,我不但帮他指了路,还给了他一张名片,没想到因为这个,他居然记住了我。之后,他又来过几次学校,我比较能喝酒,跟他慢慢建立了不错的关系。
我(读大学的时候打工但)绝对没有想过毕业后要创业,只是想赚点零花钱补贴家用。毕业后,我去了某家电商公司做销售,做了一年多,觉得没太大意思,开始想自己做,但没有明确的方向。
这时,何总给我打来电话,说他想想成立一个新公司做电商,问我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他觉得我比较懂互联网。老实说,那个时候我真的以为自己懂互联网。因为我每天都会在网上看大量科技博客的文章,等到真做的时候完全是处于半懂不懂的状态。
我给何总写了一个计划书,大概30多页,反复修改了几遍,才发给了他。当时我没太在意,没想到过了十几天,何总打来电话,让我去上海一趟,说有一个非常好的项目想跟我合作,还说已经让秘书帮我订好了机票。当时我挺犹豫的,毕竟我的销售工作比较稳定,没打算辞职,(但也想去上海看看)。去了上海后,我改变了主意。之前,我没有去过上海、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内心里还是渴望在这样的大城市打拼。
见到何总之后,了解到了一些情况:何总有个亲戚,在浙江一带有一片服装厂,但是销量并不太好,积压了一大批货物,找到何总,问何总有没有接盘的想法。何总一看网上的韩都衣舍卖得非常的火,觉得电商大有可为。实际上他自己根本不懂电商。他到现在甚至连邮件也不会发,也不使用QQ,谈生意基本在酒桌之上。他希望他来投资,找一个懂互联网的年轻人来做,他认为我是他见过的年轻人中最懂互联网的。
何总开出了比较优厚的条件:我到上海,他提供住房,同时每月给我1.5万元的固定月薪,另外再加新成立的公司百分之十的股份,以后每年我有资格以约定的价格买入百分之五的股份。他个人还愿意拿出一定的股份,预留给未来的团队。我没怎么考虑就答应了。当时,我没有考虑公司控制权、股权这些问题,只是觉得条件优厚,自己又年轻,输得起。
我跟何总约法三章,公司由我自己决策,他不能横加干涉。何总答应会投入200万元用于公司运营。当我拿到公司营业执照的时候,内心开始幻想自己有一天能站在资本市场敲钟。
我们开始一个个问题地解决:首先是选择办公地点的问题。我跟何总还处于蜜月期,当我主张把办公室放在市区的时候,他连价格也没问,直接同意了。何总在上海人脉广,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既便宜又不错的写字楼。我是农村的孩子,节约是第一原则,于是买了一些二手电脑和办公桌就开始办公了。那段时间,公司其实就我一个人,没钱的时候就跟何总要,从来没有想过记录下那段时间到底花费了多少钱。
接着是招人问题。我对自己的能力非常自信,认为可以找一些新人,然后手把手把这些新人带出来,另外潜意思里我也不希望招聘有经验的人。最后,我总计招聘了四个和我一样没有经验的年轻人:行政1个,运营2个,技术1个,基本都是大学毕业生。我还是觉得不放心,又找来自己的大学同学,这样公司一共有个6人。
何总也按照约定,给我们打来了一个月的工资和基本运营费用20万元,并一再跟我保证,很快会把剩下的200万元全部打过来。我们几个年轻人兴奋十足,准备大干一场。当时我们的确毫无经验,以为只要搭建一个网站,做好SEO,有流量,做好所谓的用户体验,生意自然就会来了。
接下来我们需要解决几个问题:
首先卖什么产品的问题。何总已经有一批服装在手上,他跟我说这批货物将是我们的第一批产品。我们其实没有太多选择,只能直接进入服装电商。这完全违背了市场营销从用户需求出发的基本原理。
接下来是怎么卖的问题。我的大学同学说,可以先在淘宝上开一个店,但我觉得有何总做后盾,单纯只是一个淘宝店没有什么意义,一定要做自己的商城。我决定去浙江的服务厂去看看货源。那时,我带着我同学去考察服装厂,第一次有了自己是老板的感觉。
其实那次考察,完全走马观花,我只是简单地看了看服装质量,又听那个老板鼓吹了一下,脑袋一热,回来就跟何总夸下海口:1年要做到200万元销售额,把投资赚回来,何总听了也很高兴。
我把账上的钱全部投入到网站开发中。因为我不懂,网站开发完全依靠技术。技术其实也不知道产品到底怎么做,唯一的办法就是抄别人的。我们到处去找别的电商商城模板,然后按最小的成本拷贝了一个模板,网站总算能用了。那时,距离拿到公司营业执照差不多已经过了一个月。(在网站开发)那段时间,事先招聘的几个员工每天除了看看报纸,喝喝茶就没多少事。
网站最终上线了,我觉得还勉强过得去。这时,我跟何总产生了分歧。何总认为网站首页应该是黑色(作为主基色),这样才显得大气;而我认为应该是粉色,更符合年轻人的品味。在这个问题上,我毫不妥协,丝毫不给何总留面子:我觉得他虽然年龄比我大,但我更懂互联网。最后何总妥协了,同意按照我的方案来做,但走之前跟我说,一定要想办法卖出产品赚钱。
第一次冲突之后,我有很多天没跟何总交流。网站上线后,我又忙着做推广宣传。我把产品图片传到网站上,接下来我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写软文,让他们去各个论坛发,到各大QQ群去宣传。我也问过百度关键字竞价等推广方式,但(那些费用)绝不是我们这种小公司所能承受的。(做了大量宣传推广后),我希望能卖一些衣服出去,但我失败了:网站上线后,除了我认识的朋友之外,几乎没有任何访问。
慢慢地,我内心开始慌了:衣服一件也没卖出去,何总迟迟没有将之前承诺的款项打到公司来,公司的6个人却还需要发工资。我决定发挥自己线下销售的能力。除了留一个人呆在公司负责日常事务外,我带着其他人全部出去推销衣服:把衣服放在各个服装小店免费代销;跟淘宝店主联系,让他们代销。我做过销售,也比较擅长渠道合作,很快打开了一点局面,衣服慢慢有了一些销量,有了很少的收入。
但就在公司业务开始有些起色的时候,我和何总有了第二次冲突。他认为我这种做法违背了他当初的想法。他认为公司必须做电商,否则就不再投资。我在这个公司实际毫无话语权,不得不妥协。这次争吵之后,他派了一个财务过来,规定超过5000元的支出都要财务签字,然后再次告诉我必须要完成销售任务。
我重新将重心放到电商网站上,每天和我同学商量着如何做。大家像热锅上的蚂蚁,面对着仓库里堆积的衣服,毫无办法。在蹉跎、迷茫、无助中,我们又度过了两个月。这是我人生中最有挫败感一段时间之一。
我想找电商行业里的人交流一下,做不到,因为我根本没有电商圈的资源。我也想过入驻天猫和京东商城,但当我找过去的时候,对方要求是正品且有品牌,而我们售卖的衣服连个正规的品牌都没有。其实我根本不懂电商运营,曾建议何总招聘一个熟悉天猫的运营总监来协助我,最终落空。半年后,我们几乎毫无建树,公司不得不关门大吉,我也跟何总解约,离开了上海这个伤心之地。
之后的半个月,我每天都在思考我到底输在哪些地方:
1 性格自大,不会虚心系统地学习。由于自己读大学时曾经是所谓的校园牛人,所以对自己的能力极度自信,在没有了解产业环境的情况下,贸然以为自己懂电商行业。其实,在大学时代,我只是看一些华丽的东西,没有系统地扎在某个领域深入研究,眼高手低,结果只有黯然收场。
2 缺乏电商经验,毫无规划。我一开始应该先了解电商行业,尤其是要学习小电商创业者的经验。但我托大了,一开始就做了一个所谓的商城,其实我应该先从淘宝店做起。这(好大喜功)不仅耗费掉了大量资金,最重要的是使投资人逐渐失去了对我的信任和信心。刚开始其实最重要的是想办法让投资人信任自己。另外,我应该先把业务做起来了再招聘,而不是业务还没开张人就招来5-6个人。
3 不擅长与投资人沟通。我后来看电视剧《袁崇焕》,明白了自己跟何总之间的问题在哪了:盲目托大,跟老板许下了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传统行业的老板和真正的VC不一样,他们更希望快速看到成果。
4 忽视了生存第一。创业一开始应该什么赚钱做什么,活下来最重要。不懂的时候,我应该找一个做得好的公司,模仿再创新,而不是开始就想着定位、创新这些大道理。
5 找了不靠谱的合伙人和团队。在自己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和一个自己不了解的投资人一起创业,另外我找来的搭档其实什么也不懂,这很致命。
小K后来重新开始找了一份工作,I黑马网记者问他,后悔当初创业的选择吗?小K说,以后有机会还会选择创业,但大学毕业生先工作确实比一毕业就独立做一个项目要靠谱很多。
- 上一篇:侯小强离开盛大文学没有内幕只有梦想
- 下一篇:不是汽车之家太牛,而是其他网站太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