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三星手机 笔记本 最新评测 盛大游戏 空调

首页 > 创业故事 > 内容

汤亮: 被华强北的山寨所震撼 走上硬件创业路

说起Kickstarter的话,创客们可能会联想起通过这个平台而获得18.5万美元的Makeblock。不过它并非个例,汤亮和其团队共同打造的Cubieboard也在国外众筹平台Indiegogo获得了9.5万美元的融资。

硬件创业对于汤亮来说,可以说是兴趣的回归。在大学期间,他一直沉醉于嵌入式的开发而经常逃课,最终未能按时拿到毕业证,错过了去芯片公司工作的机会,最后成为了一名程序员。一次偶然的机会到了华强北后,他被满街搭载着智能系统的山寨平板电脑所震撼,认为这个制造力过剩的行业里面必定会产生变革,最终决定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开始了硬件创业路程。

兴趣与职业擦肩而过

汤亮其实是一名软件工程师,而他对硬件更感兴趣。在大学期间,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够进入一家ARM芯片公司,可以接触到最新的ARM芯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选择了长期呆在学校实验室里钻研嵌入式开发,逃了不少课。最后也因为这个原因,未能按时拿到毕业证,错过了芯片公司的招聘期。

在毕业证到手之前,他一边在学校的实验室学习,一边等待着补考的日期到来。证件到手之后,他来到了深圳,并在Imagination Technology找到了第一份正式的工作——程序员。

新鲜感褪去之后,他开始厌倦外企的慵懒的气氛。在一些机缘之下,一年后他到了珠海的一家芯片公司(全志科技)做Linux开发。

华强北的开发板刺激了他

换工作的那一年,刚好赶上了山寨平板爆发期,新东家的芯片卖的很火。由于新东家跟芯片有直接的关系,加上自己对开源硬件的关注也逐渐加深,所以他经常利用业余甚至上班时间去开源社区宣传和提供帮助,并贡献了一些代码。

当时有人想做开源的CPU板卡,名字叫EOMA-68,其最初用的设计方案就是使用公司的芯片。那时他们的硬件部分并没有做出来,而社区的开发者迫切需要一个类似开发平台。随后他告诉社区里面的朋友——Mele公司所生产的机顶盒用就是同款芯片。

开始的时候,社区的开发者向从他手中弄一些Mele的机顶盒,他就帮忙弄了一些。随着需求量越来越多,他干脆和朋友在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开了一家网店,半卖半送,也赚了不少钱。

因为在社区里攒到了人气,网店的销量排名也上升到了第一。Mele的老总知道这件事后,还亲自找上门来,主要是想搞清楚为啥一个工程师能把自家的产品卖得这么好。而汤亮的回答是,开源。

当时他非常满足于现状——有着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还能开个网店赚些外快,夫复何求?如果不是后来到了华强北一转,他也许就会这么过一辈子。

没去华强北之前,他已经从多方面获知那里是山寨品的天堂。而当他真正踏入桑达电子市场的时候,各式各样的全志芯片方案产品给了他很大的震撼。因为这种芯片的集成度很高,价格又便宜,一些创客甚至把它加载到开发板里面,并搭载Android智能系统。他意识到,新的变革正在产生,智能化系统将会无处不在,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创业,从兼职到全职

回到珠海后,他向同事讲述了所见所闻,并表明了自己的创业心意。最后他们五个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利用业余时间开工。

最初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要做什么类型的产品,经常到开发社区里面了解需求。后来有人给汤亮写了一封很长的邮件,告诉他开发板、单板机的市场需求巨大。不久之后,曾经跟他买过机顶盒的海外创客也告诉他“risc + linux + small form factor + community = revolution”,使得他们最终决定做开发板,并命名为Cubieboard。

虽然自己在创业,但是汤亮并没有告诉身边的朋友。因为他觉得做开发板挺没面子的,不是什么“改变世界的大想法”。一到下班或者周末,五个人聚在连白天都需要开灯的农民房里,埋头苦干。

最后的焊接工作是交给工厂,由于人手和资金有限,并不能大量生产。那时候Cubieboard在国外圈子内有些名气,不过在普通人的眼里只不过是山寨玩意罢了。但是其以低廉的价格和不俗的性能而获得开发者的青睐,很快就卖了几百件,供不应求。

随着事情越来越多,各种代理事务,社区的维护,技术支持,网站的建设,极大的占用了日常上班时间,让汤亮开始感到力不从心。后来他跟其他创始人商量了一番:自己全职干这事,另外几个拿他们上班工资给他发工资。

在大家开始憧憬未来的时候,有两名创始人因为日常工作项目紧,时间顾不上而选择了离开。这对于团队来说并不致命,但是打击也不小。为了补偿他们,汤亮和其他创始人决定把当时赚到的利润,统统给了他们。

每天网站上的预定邮件都在增长,而团队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去生产这么多板子,于是他门向社区发出了求助。在社区的引导下,团队决定借用海外的众筹平台聚集资金,因为那种“先付款,后发货”的模式很好的帮助他们解决资金瓶颈。

选定Indiegogo这个平台后,他们把筹资时间设定为45天,从11月份开始。后来他们发现,45天加上两周的到款时间,农历新年即将到来,到时候找谁开工呢?综合考虑之后,他们提前终止集资,筹到了9.5万美元。

很多人认为到国外的众筹平台拿融资所附带的压力要小很多,其实这样的看法是有偏差的。为了回馈这些海外支持用户,汤亮他们日夜赶工,但是发货期却在圣诞和农历新年之间——做过外贸的人都知道,这段时间到底有多蛋疼。因为一千多件开发板未能按时送到用户手上,汤亮每天除了要编写程序外,还要处理几百个来自用户的抱怨,早已心力交瘁。他曾经想过撒手不管,最后是责任和兴趣帮他度过了这个难熬的时刻。

随着板子的销量越来越大,一些其他声音也开始蔓延起来——因为跟树莓派有点相似,很多人第一眼看到Cubieboard的时候会认为是“跟风之作”,这并不是他们的本意。他们初衷是为开发者建立一个像TI的beagleboard一样的社区,做一家社区驱动型的公司。

不管别人怎么说,汤亮和团队都会按着最初的目标努力走下去,因为他硬件就是他的兴趣,也是他所选择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