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三星手机 笔记本 最新评测 盛大游戏 空调

首页 > 创业故事 > 内容

一个你必须知道的帝都创业圈子

这个圈子的进入门槛极高,拒签率甚至高于美国大使馆。

\

文 | 吉颖新

刚从戈壁行走回来的中文在线总裁童之磊,是“摇篮计划”(下称摇篮)第一期学员。采访时,亚杰商会(下称亚杰)秘书长郭基梅(英文名May)告诉记者:“只要亚杰组织活动,童之磊必到,他特别支持,像这次‘即客出发’戈壁之行,他也去了,这次我们组织了30多位CEO,就是摇篮学员同行……现场你能感觉,这个圈子里大家真是有一种特别深的情感在。”

摇篮是中国最早一家创业者孵化器,此前没任何成功模式可借鉴。May 是初创时唯一一名员工,“我们完全非营利运作,边做边摸索。授课是一对一,甚至多对一针对性很强的深度指导。希望这种模式能帮助到创业者。”

像中文在线,2006年时,它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童之磊曾对网站如何继续往下走感到很迷茫。“当时我们组织一个大佬级导师团,周末全天时间去他的公司,从早到晚研究、剖析他的商业模式、公司运营状况。之后导师团给他的建议是:一直走下去。”

类似帮助创业者的Case,在摇篮特别多。“比如陈欧的事也很有意思。2010年进摇篮面试时,他还没做聚美优品,做的是互联网营销广告一类的网站。我请雷军老师跟他聊了好几次。聊完后雷老师说,他做的事情我不看好,但我觉得小伙子人不错,有潜力,不妨可以考虑让他进摇篮。大佬们看人真的很牛!你看去年聚美优品销售额已达到25亿元。”May说。

在她看来,摇篮是个能让创业者成长的大家庭,“而这个家庭的核心永远是不同的创业者。”

分享

今年5月,兰亭集势在纽交所上市。创始人文心准备去美国路演时,接到一个很温暖的微信,是亚杰商会的 “同学”、YY创始人李学凌发给他的——“整个流程我刚刚走过,如任何环节有任何需要,可跟我分享。”

兰亭集势是2013年第一单在美股成功IPO的中概股。而多玩YY则是雷军系第一家登陆纳斯达克的公司。恰巧两人同为摇篮5期学员。当时文心去美上市一事是群里同学、导师都十分关心的事。

2007年3月,从美国回来的文心与当时还在谷歌任职的郭去疾,一拍即合,打算创建一家与电子商务相关网站。“徐小平老师给我们投了10万美金。” 他们又找来两个合伙人张良和刘俊,分别负责供应链和运营方面业务,公司就这样启动了。2007年创办当年,他们就实现100万美金销售额。随后尽管成长过程始终伴随某些宏观方面不可控因素,但兰亭集势仍然实现突破性成长,目前其业务已覆盖全球175个国家。“纽交所上市只是过了高考”, 文心说,他们的目标是要成为一个优秀毕业生。

“文心外表很帅又时髦的样子,其实人非常低调,做事很踏实。” May说,“当时我们跟他说想借上市的事搞个庆功会。他说,没有什么值得庆功的,万里长征才走了第一步。然后我就说,那我们不叫庆功,叫分享会,在摇篮同学圈内交流。他就答应了。”

文心平时很少涉足京城的创业圈子,摇篮是他参加的唯一一个。 事实上,在他看来,与圈子相比,专注自己公司业务对创业者来说才是更重要的。进摇篮是他的好朋友、木瓜移动首席执行官沈思推荐他说,“Kevin, 你必须来”。

“亚杰不同的是,它秉持了严格面试这样一个筛选机制,还有一个非常资深的执行委员会来讨论同意与否。”进入亚杰之后,除了摇篮安排的导师吴鹰,文心觉得自己最大收获在于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同学”。

摇篮的创业者们通常有两种互动方式,一是企业间互访交流,二是平时同学之间聚会。“同学聚会我们也是去各自公司。我们这有个做红酒的文含同学,每次他都拿出一箱葡萄酒做东,我们边喝边聊。有时我们也去尚品赵士诚那里聚,他是我们班长。有时也会到我公司,大家一起头脑风暴。”文心说。

像“用户体验”“定价模式”等都是他们聚会时常讨论的一些“Topic”。“我们谈的事都跟具体业务关系不大,大多是相对来说抽象一点的概念,一般很少涉及公司具体问题该怎么解决那种。”

亚杰作为美国硅谷基因的创业组织,每年定期组织摇篮创业者去硅谷参访、游学。就像May所说:“我们上次硅谷之行,赵士诚同学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真是几天几夜不睡觉,白天参观,晚上抓着我们一帮人不停地大谈商业模式、创业初衷……”而在文心看来,这正是行程最有价值的一面。“它不仅在于硅谷企业参访,更在于有摇篮一帮志同道合的同伴同行,互相分享创业体会、探讨业务。”

“这次摇篮8期,我也推荐了两个学员过来学习。亚杰分享的本质与帮助创业者的本质特别好,坚持走这条路,方向不偏离,未来会做得更好。”不过,他说,“如果有什么建议的话,我觉得可以把配套服务体系做得更全面一些。”

不为赚钱

同为5期学员、北京德鑫泉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德鑫物联)创始人张晓冬认为创业是他“至今为止找到的一件最好玩的事”、“有史以来最能提升能力的事”。——“你要会技术,懂得管理,还要懂点销售,要会跟人交往,跟政府打交道,这是一种综合能力。”张晓冬说。

“我做公司不是为了赚钱。这话听上去特别假,但这是真的。我主要是为了提升能力。人最主要的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是一个人幸福的必要保证。”张晓东十分随和,特别爱笑,他说自己最近“日思夜想”的除了提高生产效率,就是“关于幸福”的问题了。“徐小平老师不是有幸福三段论(稳定而可发展的就业、稳定而可增长的收入、稳定而可选择的生活)嘛,我有个幸福六段论。在他的基础上再加三个:一是心理健康,二是身体健康,三是能力。三项都与物质无关。”

2004年,张晓冬创办德鑫物联,是一家专业从事RFID(包括智能标签、非接触智能卡、复合卡)生产及个性化全面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为全自动RFID inlay生产设备及机器人与视觉自动化设备。目前已在三板挂牌的德鑫物联有100台世界最先进RFID设备的设计、24项专利核心技术,在全球 RFID行业处于领军地位。

张晓冬说理工科出身的他以前研究产品多,研究人少,他直言创业过程中跟人打交道是他最大的挑战。而在这方面的成长,部分得益于摇篮计划“徐家班”学习。“徐井宏老师是我的摇篮导师,摇篮学习方式是一对一授课。开始时,徐老师就在茶馆给我们讲,把他认为办企业最重要的一些节点告诉我们。”边说着他还在电脑上找出许老师授课笔记给记者看。

“启迪创投侯东介绍我去的摇篮,主要是为了学习吧。”尽管工作繁忙,但“徐家班”的活动他每期必到。“我们六七个徐老师的学生,每月组织爬山,以徐老师为核心,他跟这个人爬一段,跟那个人爬一段,在这个爬山过程中,各自企业有什么问题就跟老师交流了。”他说。

作为一家技术依赖型企业,管理好自己公司是最关键的。德鑫物联是一个技术壁垒很高的企业,作为创始人他每年都要带着团队花大量时间搞研发,所以平时跟摇篮同学来往并不多。

但5期同学陈欧有件事让他印象深刻。刚进摇篮的学员要去郊外做3天拓展训练,当时张晓冬和陈欧住在一个房间。“那时我就觉得这个小伙儿不一般。你说我们当天晚上拓展结束,大家聊完天,回到房间已经11点半了,这哥们又打开电脑咣咣咣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开始打电话工作说网站这呀那呀要调整……他这边打电话、那边干着活儿,回来再打电话,太疯狂了。这哥们斯坦福毕业,那么高的智商,又这么拼命,你说还让别人活不?这件事给我很大感触。”

他说还有一次是与同学文含交流十分受益。“当时我们要开一家分公司。文含恰巧刚开完子公司,就聊起来,他就跟我讲怎么搞股份配比、怎么激励、怎么估价……其实也就20多分钟。但听他这么一说我觉得特别清楚。”他说,这种现场解答、有效交流,是任何管理书籍不能提供的。

而May则帮助他对接了小米的资源。“她是特别乐意助人的一个人,所以真的适合亚杰这种公益组织工作。这里的氛围就是没有任何商业利益,很纯净。而May是个上通下达的角色。如果掺杂个人利益,这个组织早就走样了。”

印钞机

“May如果有纠结,可以跟我们说,我们很愿意提供帮助。”北京中德浩诺教育集团董事长许婕说。她说,亚杰传递了一种信心与爱。如果做得再大一些可以让更多的企业和创业者受益。“公益是加分,但不必被它限制住。打开这个局限,可以像企业一样运作。”

如果说有谁的公司在进入亚杰之后发生颠覆性变化,那就得说是许婕的中德浩诺了。

“进摇篮之前,我公司不是很好。那时想退出或不做了。当时也是现在这个教育公司,做汽车职业教育的国际课程,我们把国外的课程引进中国,进行重新研发、开发。教材内容很棒,但是在市场商业模式上却碰了壁。”

当时许婕他们在国内做了3个汽车学院,自己经营、自己招生。众所周知,国内汽车教育落后,缺课程、缺体系。但是他们却根本招不到学生,公司完全处于亏损状态,经营上十分吃力。

“这时恰好有个朋友介绍,说有这么个组织,我就去了。去时也没什么预期。但没成想收获特大。”许婕与张晓冬都是徐老师的学生。“见导师我第一句话就问:‘干还是不干?’他第一句话说:‘你这事一定能成。’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许婕告诉记者,她与徐老师反复讨论理念呀、模式呀,“加起来时间有几十个小时,他也亲自到我们企业来看”。然后他们重新调整了商业模式,做了新的商业计划。“最主要的是我们调整了定位。”

他们把中德浩诺重新定位在世界级课程内容提供商和服务商。随后,许婕关闭了自己的汽车学院。他们将课程和体系作为产品,分成四类,卖给全国各地高级院校和中职院校。

“我们在大学里安装了一个印钞机。”2011年,改变商业模式之后的中德浩诺,开始向合作院校推广。2011年时,有8家学校与其合作,现在已经有50多家,明年估计能达到100家。“每年以乘3的倍数在增长。一届学生读3年,所以现金流也比较好,收入也在以300%的速度增长。”

事实上,裂变需要一个好的种子基因。中德浩诺在之前已经在这个领域深耕4年。他们开发出来80多本教科书,堪称当前世界汽车领域最领先的内容。

没有前期积累,就不会产生后面裂变。商业模式一经调整,光华就出来了,而且风投也很快追投进来。“明年或者后年上市,中国、美国我们都能做到。”随着公司的各种增长,现在她又请May引荐了吴士宏老师,一对一学习企业流程管理。

公司发展,亚杰起了很大的助力,她觉得摇篮一对一教学作用非常大。“但同学圈子吧,如果你是资源型企业,可能很有帮助,但我不是这种企业,所以参加团队活动不太多。不过我也能感觉到5期整体有种正向、积极的能量,是非常棒的一群人。对了,我去参加了文心上市后分享会,还将他的成功经验小结了一下。最重要的我记住了两点:一是选对了事,商业模式选对了;二是选对了人,什么人来做这个事很关键。”

作为创业者许婕特别务实。她认为圈子呀,认识同学、导师、包括摇篮都很好,这都是“在帮助你找到你自己”。因为一个企业做成与否,归根到底,创始人要反求诸己。

采访结束时,记者问如果可以在世界上充分选择的话,最想成为什么人?许婕认真地给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心灵导师。帮助别人获得快乐。

活跃分子

最近周凯源正在忙于米卡米卡(北京)食品有限公司扩建新工厂,制定新品牌策略,还在忙着招聘人等事。但之前他曾被一件事搞得很恼火。今年早些时候,米卡米卡品牌被人仿冒。“有人说他是米卡米卡的销售到处去卖,折扣很低,竟卖到我朋友公司。朋友说,米卡米卡咋这么便宜?就截图发给我。我一查才发现连包装都仿造,很劣质。”

周凯源是亚杰的活跃分子,7期摇篮学员,当时他首先想到的是上到亚杰的群里面,问大家建议他怎么处理这个事?

没想到他的一句话,结果引来圈里导师、May、张喆、同学等众人帮他出主意。“这个圈子里很多同学有什么事也是这样的。比如有人会突然跳出来说,我想认识谁谁谁,你们谁帮我介绍一下;有人给你捣乱,我认识帮你去私了;尤其引荐一个什么人在圈里特别快。”现在摇篮8期学员、导师之间“全打通”了。“摇篮里有很多上市公司了,你只要跟他说,师兄我是摇篮几期的,想拜访你一下,一般不会被拒绝。”周凯源说。

但周凯源说,他在亚杰最大收获是来自导师,像“盗版”事件,他后来任它去了,就是听从导师的建议。

说起当时面试进入摇篮,周凯源还曾有过担心,因自己不是TMT行业,而食品行业太传统,“总怕他们不知道我在做什么”,所以他不断地讲他要做这个事情的理念,同时带了两盒自家饼干让他们品尝。而面试导师颜漏有当时的提问让他觉得特别到位:“你为什么创这次业?”

做米卡米卡之前,周凯源已经通过几次创业解决了个人生存问题。“我那时在香港,太太怀孕了,要回北京。我香港有两个球友就拉着我说,咱们去新西兰打几场球吧,感受一下朋友之间的惜别之情。然后我们三个老男人背着球杆就去了新西兰。

“一天夜里9点多了,我们躺在草地上,倒了一点酒,拿了几块蛋糕,边看星空边聊梦想,十分惬意。突然间我拿起甜点吃时,我想居然可以做得这么好吃?我平时是一个不爱吃甜点的人,但当时那味道真的打动我了。回北京后,我找了很多数据,分析市场,跟用户去聊,后来我发现一个大问题,就是这个行业大家用的原材料都特别糟糕。我当时想,这个东西如果是我做的,我会给我家人吃吗?”他说,这就是当时“创这个业”的初衷:想做一个品牌给家人吃,同朋友分享,最后才卖给消费者。

进入摇篮之后,周凯源竟幸运地有了三位大佬级导师——何伯权、谭智、于静。能寻得一个成功的人在你身边,在业界叫“傍大款”,两种含义:一是他可以给你生意做,挣他的钱;二是他给你乘凉的地方,当你创业有问题时他在精神上能帮到你。周凯源觉得现在导师们更多的是在内心深处,给予他帮助和激励。“因为他们并没有直接给我订单,但是他们是我忠实的品牌推广者,比如开复生日时,何伯权就带着我的蛋糕去拜会他们。据说那天中国著名投资人都在,何老师回来跟我说,咱们的蛋糕完胜!不但被吃光了,连盘子、盒子都被人拿走了。”

周凯源也会将经营上遇到的问题稍加提升后去请教导师。“比如说我今年应该是销售为主还是以品牌推广为主?这两个打法策略不一样。这时我就会让自己先想好一套方案、两套方案、三套方案,然后找导师去问,他们会给我建议,他们的经验真的对我挺有帮助。”

他倡议亚杰发起了一个活动,就是广受圈子好评的同学企业之间的互访和合作。“我现在也是May她们活动组委会的一个成员。希望活动能够加深同学之间、所做公司产品之间上、下游的联系。初创期的公司需要得到圈内这样的加持。”

他告诉记者,现在米卡米卡的支付系统,已全部改成用E保支付系统了。“它的总裁唐彬就是我一期的大师兄。不管谁给谁送钱,如果你真找到一个合适的服务,也不错。我觉得,其实这就是同学之间合作的一个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