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要警惕,小心沦为下一个“淘江湖”
2013年11月7日,著名社交网站推特(Twitter)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总额达18.2亿美元,并且投资者热情高涨。这个消息无疑对于国内整个微博行业都是非常利好的,特别是正处于商业化拓展期的新浪微博,正面效应更为明显;与此同时,一年一度的阿里电商狂欢节“双十一”到来,新浪微博主导的社交电商大旗也早已举起(比如2亿红包)。毫无疑问,2013年的“双十一”无疑是这次新浪微博商业化进程的第一次大考。
新浪微博自从投入阿里阵营之后,商业化趋势日益明显。事实上,阿里并非首次推进社交电商,早在2009年的“淘江湖”就曾做过这方面的尝试,可惜最终以失败告终。无论刚上市的推特,还是我们身边的新浪微博,风光背后都无法掩盖亏损事实。面对内外种种挑战,新浪微博如何避免沦为下一个“淘江湖”?笔者认为,新浪微博应该警惕以下两点:
警惕一:无法精准捕捉用户的真实需求
新浪微博的商业化是不可阻挡的一步。曹国伟在新浪微博投入巨资,折腾这么多年,最终目的肯定是为了实现商业变现的。
以笔者在电商行业摸爬滚打近十年的经验来看,电商的商业变现必须遵从一个核心原则:以用户真实需求为核心坚决不动摇!做过企业的人都知道,很多时候商业变现并不由企业操盘者个人意愿想当然,而是从用户真实需求出发考量的。如有悖逆,必以用户为先。
新浪微博倡导的社交电商,实际上就是从用户的社交行为里面发现博主及友人们的消费需求,层层推进、挖掘,进行针对性的推送或者引导,最终实现购买变现的行为。
在这个追踪、发现、分析的过程当中,有两种技术得以实践应用,一种是传统的根据搜索和浏览记录进行判断分析,凭借相应的关键词进行推送与引导,新浪微博、百度网盟就是采取这个技术;另一种是大数据技术,为腾讯微博所采用。
根据搜索与浏览记录来判定分析用户需求是存在偏差性的,其精准度远低于大数据技术。因此,笔者认为新浪微博在捕捉用户真实需求的精准度问题方面依然有很大提升的空间。如果精准度把握不够,则必然会出现推送泛滥或者所推非所求的状况,那就杯具了。
警惕二:广告满天飞,罔顾用户的平台体验
当我们确定用户需求之后,我们思考的就是如何恰到好处地把这种商业行为表现出来。少了,对商家没有价值;多了,容易引起用户反感。为了满足商业诉求而牺牲用户体验,这种因小失大的玩意是绝对不能做的。
对于阿里而言,他们的目的是希望引导新浪微博的用户去网购;对于新浪微博,则是希望实现商业化变现,而路径无非就是靠挂广告或者拉人去网购两条路获取分成。但是对于海量微博用户而言,他们跑来新浪微博的主要目的肯定是为了媒体或者社交。在阿里与新浪的双重作用力之下,平台是否能保持良好的用户体验,而不至于广告和商家信息满天飞,新浪微博需要慎重的警惕。
当年的淘江湖就是压根没理会用户体验这事,纯粹是东南西北一把抓,广告过度而导致用户却步,最终彻底埋葬了淘江湖的社交电商之梦。在确保用户体验的前提之下,保持双方的平衡,这显然是一项高难度动作。新浪微博必须时刻清醒提醒自己: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新浪微博应该提供怎么样的价值给用户?
如果新浪微博不能很好地掌握这种商业化平衡度,造成网购信息泛滥,则必然给用户体验带来极大的伤害,同时也毫无疑问会重创整个微博平台的生态系统。那么,新浪微博距离下一个“淘江湖”的命运,也将不远了。
最后,笔者反向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新浪微博社交电商之路失败,那么新浪微博还有什么价值?